[厝邊醫師有問有答-快篩篇]
最近大家對疫情都相當關心,陸續收到很多訊息,整理了一下這些問題跟大家分享。
1. 台灣為何不做快篩?
A:我們可以看到:案268歷經三個星期、多次不舒服就診,卻因為不符合中央規定的篩檢標準,所以無法篩檢。
當美國每日快篩超過五萬件、當韓國執行「得來速快篩」,當德國、新加坡依舊執行快篩,台灣呢?因為台灣贏了上半場的「阻絕境外」所以我們的感染個案少,不需要快篩、擴大篩檢族群?還是民眾自我保護好、戴口罩、勤洗手,所以我們不需要快篩?難道台灣做不出快篩?請大家可以想想。
2. 做快篩好處?
A:醫界已一再呼籲:越早抓一個陽性個案,就減少一個傳播的機會,建議政府不要再告訴大家快篩準確率不高!我認為我們有需要快篩!
隨著越來越多的個案數、不明來源感染的確診案例,民眾的危機意識再度提升,我在前線有最深刻的感受!未知的感覺讓大家開始恐慌,我認為擴大受篩條件是可以適度舒緩這樣的緊張的。
3. 什麼狀況下台灣應該啟動快篩?
A:當社區感染發生、公衛體系無法處理高漲的「居家隔離」、「居家檢疫」的個案時,在醫療體系瀕臨崩潰前,請政府啟動「快篩」。
#防疫的必須
#厝邊醫師有問有答